注册 用户名: 密码: 搜索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前沿技术>>正文

 
 
 前沿技术
   
专家澄清基因研究的夸大报道 滴血验病十年后才能实现
2008/10/31 16:42:00  来源:健康报网

 


 “要警惕基因研究的作用被人为夸大和美化,真正实现滴血验病至少要到十年之后。”在昨天的“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报告会”上,多位学术专家对目前关于基因研究作用的夸大报道进行了澄清。专家认为,基因组学的未来,已非单纯的基础研究,因为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,科学家必须善于向公众解释科学研究的“可为”和“不可为”。

  基因组计划的成功之道

  人类基因组计划(HGP)是20世纪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工程,其核心内容是分析人类基因组长达3000兆字节的DNA碱基序列。被喻为“生命天书”的“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”于2001年6月完成。上世纪90年代起,中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,完成其中1%的人类基因测序,由此带动了我国基因组学的发展。

  回顾这一历史事件,专家们认为其成功背后的诸多因素,值得科技管理者借鉴。“HGP”由美国在1990年最先发起。他们花了好几年时间做“预实验”,4年后才正式提出比较成熟的研究计划和目标。充足的“准备功课”是该计划顺利完成的前提。这对于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我国来说,尤其需要借鉴。

  “后基因组”时代依然要测序

  随着HGP的完成,基因组学进入“后基因组时代”,但这并非意味着,基因组测序已完成历史使命,可以退出学术舞台。

  赵国屏院士认为,与此相反,我们还要“重测序”。其意义首先在于不断寻找高质量、高通量、低成本的测序方法。上世纪80年代,每分析一个碱基对需要3-5美元,一个研究人员分析出4个碱基对就能发表论文;现在每天在实验室内就能分析出成千上万对碱基对。技术日新月异,对测序精度的要求也是节节攀升。例如同一个基因片断的两次不同分析结果,可能只有一个碱基对有差别。研究人员就要弄清是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偏差,还是基因片断本身发生了变化。重测序,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
  分清“可为”和“不可为”

  在场专家公认,基因组的研究,已不再qa是实验室内部的学术行为,而是一个以人为核心,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社会工程。科学家们最终也要学会与人打交道。

  例如,近来随着“滴血验病”等概念的炒作,基因研究的作用被人为夸大和美化。但用严谨的学术眼光看,这情形至少要到十年后才能实现。因为基因和疾病之间,并非简单的一对一对应,很多疾病往往和多个基因病变有关。所以,只有掌握所有对疾病起作用的基因的功能后,才有可能在临床普及。碰到这种情况,科学家就要学会处理和公众之间的关系,耐心解释哪些是已经实现的功能,哪些是暂无条件实现的“未来愿景”。

 
打印
关闭
 
 

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法律申明 联系我们
京ICP备05051852号 版权所有 数字检验网